这是1957年,新中国最早谍战悬疑电影之一《海魂》里的经典暗号。在中国人的概念里,土豆和被俗称为地瓜的番薯,确实是一对最让人熟悉、最引人爱恨交织的块根队友。《风味人间4·谷物星球》第五集《薯芋新天地》里,也用大量篇幅描述这两种块根。
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在今天世界粮食版图中,番薯早已无法与土豆相提并论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,全球的土豆种植面积已经超过番薯的两倍,总产量更达到是番薯的三倍多,是全球分布最广的块根植物。放在整个粮食谷物谱系中,土豆的种植量仅次于小麦、水稻和玉米,是全球第四粮食作物。土豆:“番薯兄弟不好意思,第四粮食作物的排位我占了。”曾经能与土豆称兄道弟、叫板对标的番薯,究竟为什么输给土豆?
土豆和番薯
一对曾肩并肩的好队友
中国人的概念没错,土豆和番薯,确实是一对拥有古老友谊的队友。与原产自亚欧大陆的山药、芋头不同,它们都来自美洲安第斯山区,是16世纪地理大发现时代,物种交换过程中走进亚欧大陆的“新玩意”。
在《薯芋新天地》里,还讲述了许多美洲原产的块根,包括滋味清甜的酢浆薯、被誉为“淀粉之王”的木薯等等——安第斯山脉稳定的气候、肥沃的土地和宜人的季风洋流,为每种薯类提供了优渥条件,但在它们之中,土豆和番薯无疑是走得最远的两位。
番薯如今主要已广泛分布在南北纬40°之间的热带、亚热带地区。
在中国,除了冬季过于寒冷的内蒙、东三省和西藏部分高寒地区外,所有的省份都有番薯的踪影,总产量达到0.49亿吨。
相比之下,土豆在中国的产量只有0.17亿吨。
但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是,中国34个行政区,每个地方都有土豆的种植——虽然总量比不上番薯,但它的分布显然更广。
虽然同样来自美洲,虽然同样生在地下,有相当强的适应性,但土豆春夏秋冬都能种,三摄氏度以上就能发芽,两三个月就能收获,耐寒耐旱,酸性碱性土壤都能适应,一般不会绝收,堪称救穷人于水火的神器。
而红薯就要娇气得多,十摄氏度以下不发芽,虽然在美洲长得好好的,但是移植到亚欧大陆以后,除了北回归线以南,其他地方基本只能四月种植十月收获,非常不灵活。
尤其对高纬度的欧洲国家英国、荷兰、丹麦、瑞典等来说,它们是大航海的主角,在它们的国土上种植红薯,穷人想充饥还得等半年?显然,土豆征服世界,从一开始,就比番薯占有先机。目前,以土豆为主食的国家有德国、俄罗斯、奥地利,而美国、英国、西班牙等也以土豆作为仅次于小麦的第二主食。这一分布逻辑,就能看出端倪。但与欧洲不同,前工业时代,以中国为代表的人口大国,原本更青睐番薯。在《薯芋新天地》里,拍到了富庶的浙江农村,依然保留着把番薯掺入大米里烧煮成稀饭的食物。对于嗜甜的中国人来说,近似的产量、近似的种植条件,我们更愿意多种些口感甜美的番薯,而不是索然无味的土豆。这是中国人眼里,土豆和番薯一直是“难兄难弟”理由之一。根据《清史稿》记载,顺治八年清军入关时,全国统计在册人口大约为1800万户,剑桥中国史由此推论中国大约只有5000-6000万人口。不到一百年后的乾隆年间,总人口突破4亿——这一数字上的飞跃,与经济的发展有关、与社会结构的进步有关,更与来自新大陆的粮食作物传入、养活了更多人有关。
但到了今天,人们依然保有拿番薯煮稀饭的传统,毫无疑问,就是为了好吃——番薯迷人的、淡雅的甜味,为平淡的白粥妆点了无限趋近于中国传统士大夫审美范式的滋味。与之类似,《薯芋新天地》里,还记录了由番薯淀粉制作的安庆糕、以薯粉和鱼肉混合击打而成的鱼面。除此之外,中国各地还有利用番薯粉上浆的小吃“福清滑”,用番薯粉摊煎的小吃“蚵仔煎”,清热爽口的番薯糖水、香脆韧嘴的番薯酥……当番薯被做成油炸番薯丸子,谁还忍心拒绝它
相比炖土豆、炸洋芋、洋芋搅团这些略显粗犷的吃法,显然在中国,人们对番薯抱有更大的耐心和热情。
如果把目光投向更大的世界,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目前,世界上红薯的主产区是中国、尼日利亚、坦桑利亚、乌干达、印尼、越南、马达加斯加、安哥拉、莫桑比克和巴布亚新几内亚。而全球土豆产量前十的国家名单里,则包括了美国、加拿大、德国、法国、波兰、荷兰和俄罗斯。
美国电影《火星救援》里,宇航员走出地球进行殖民火星的冒险时,选择种植的也是土豆
这种布局,与土豆在高纬度地区的适应性强有关,但更重要的是,土豆跟上了工业革命的大潮。形态规整、适合大规模机械化操作,是土豆胜出的第一原因;相比一粒粒圆头圆脑的土豆,形态不规则的番薯更难送进机器里。
土豆加工产生的淀粉,有着极其广阔的用途,它的发酵性好,能做蛋糕;凝固性好,能做布丁;糊化度高,油炸后根根分明……这些与再加工相关的优点,番薯一个都没有。以炸薯条为例,如果以番薯作为主料,它比土豆含糖量高、油炸爱粘连,热的时候韧性大、凉了之后硬度高,甚至往往需要包裹面粉才能炸成型——一种食物流行程度的决定性因素,口感肯定是第二,便捷度才是第一。今天,美式快餐店里的薯条,是在一战时期,美国士兵从法国和比利时习得的饮食习惯的影响下诞生的。不同于西欧或中国现炸现卖的饮食习惯,热爱速冻和半成品的美国人,在上世纪六十年代,发明了速冻炸薯条。上世纪开始,十磅一袋的家庭优惠装速冻薯条堆满了美国超市的货架,而全球美式快餐店的炸薯条,其实也是由辛普劳等餐饮业巨头预炸后配送的。改良后的薯条消费模式,越发具有现代化气息,和当代生活无比契合。
如今,土豆和番薯在当代社会的人类粮食作物排位已成定局。虽然土豆站在了薯类作物的顶端,但番薯和其他的薯类却仍然在各自的位置暗自发力,或许下一个百年,一切又有所反转。番薯与土豆这对兄弟,不论谁排位更靠前,都是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重要粮食作物,都是不败的英雄,在地底顽强开出花来的块根气质最好的诠释。communications@labsdoc.com来这里找我们
▲点击图片阅读
▲点击图片阅读